联系我们


公 司:北京泰博吉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 话:010-53398919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永翔北路航空材料园A区628号楼三层

企业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北方基因 浙大学者发明仿生修补液

时间:2019-09-03 15:53 作者:北方基因 来源: 点击:

北方基因得悉,浙江大学化学系的唐睿康教授团队发明出一种仿生修补液,在牙釉质的残缺处滴上两滴,残缺表面在48小时内就能“长”出2.5微米晶体修正层,其成分、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与天然牙釉质几乎一起,并与原有安排无缝联合,天衣无缝。相关论文于北京时间8月31日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

  研讨人员介绍说,牙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天然生物资料。这层包裹于牙齿表面的半透明的物质,厚度约为2毫米,其无机矿物含量高达96%。因为缺乏包括细胞在内的生物有机基质,因而无法再生。自恒牙长成的第一天起,牙釉质就在缓慢地消耗着,细菌酵解食物中的糖类物质释放出的酸,以及酸性饮料都会加快它的消耗。一旦牙釉质的防地被突破,整颗牙就像失去了保护伞。

  修正牙釉质,堪称是仿生领域一项最“硬”的挑战。常见的补牙资料,例如复合树脂、陶瓷和汞合金等,它们几乎发挥着“填料”的功用,适用于“大洞”修补,但对小缺小裂却常常束手无策,与天然安排之间也不能完全结合。

  “抱负的修正方法,应该是资料、结构、力学性能三者的统一,并且能完成原位修正。”论文一起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化学系刘昭明博士说。

  实验中,研讨团队成员将富含磷酸钙团簇的溶液,用滴管滴在人工龋齿表面,随后将其放入到一个模拟口腔唾液环境的溶液中。“龋齿的表面首要形成了一个仿生矿化前沿。”唐睿康说,实验测量显示,48小时后,牙釉质“长”高了2到3微米,“也就是说,牙齿上长出了一种连续的资料,一个与原安排如出一辙、完全结合的生物结构。”

  研讨还进一步测试了修正资料的力学性能,成果显示,长出来的人工牙釉质,其硬度和弹性模量与天然牙釉质的数值几乎相同。德国闻名生物矿化学家、康斯坦兹大学赫尔穆特·科芬教授评价说,这项资料有望在临床上真实完成牙釉质的原位修正。北方基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