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分享:清肠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时间:2020-02-06 17:59 作者:大健康 来源:北方基因 点击:次
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清肠呢?清肠清除的是什么东西呢?中医认为,清肠是“泻污浊而去毒”,也就是说除掉体内产生毒害的污滓腐物。肠内的污滓腐物,自然非粪便莫属了。
中医认为:“五味入口,即入胃,留毒不散。”这些“留毒”便成为大肠传导的糟粕——即粪便的主要组成部分,糟粕“积聚既久,致伤冲和,诸病生焉”。现代医学观点也认为,粪便是大量经过消化、代谢后的食物残渣和人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以及肠胃分泌物的混合体,这些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如不及时排出,一旦在体内停留超过24小时,就会在肠道内腐烂变质,滋生出大量细菌,污染人体内部环境。而且其中的毒素有可能被肠道重新吸收,对人体造成二次危害。
保障肠道畅通的方法有:
1、多吃粗粮和根类蔬菜,摄取充足的食物纤维
食物纤维是通便排毒的利器。粗粮、根类蔬菜食物纤维含量丰富,在平时的饮食中应注意增加粗粮和根类蔬菜的摄入。
2、摄取充足的水分
水是软化大便、保证肠道通畅的利器,我们每天至少要喝7~8杯水(以每杯300ml论),当然8杯以上更好,但不宜过多,以免给肾脏造成负担。在各种水中,最好的选择还是20~30℃的凉开水。
3、揉腹通便
这种方法是通过简单的按摩来舒畅气血,促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及蠕动增强,增强消化排泄功能,以利于通便排毒。
4、大笑放松身心
人在大笑时,一方面震动肚皮,对肠子有按摩作用,能帮助消化,防止便秘;另一方面,大笑能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促进肠道蠕动,保障肠道畅通。
5、多运动
运动量不足的人,肠道蠕动也很迟钝,使得粪便停滞不下,从而阻碍肠道畅通;运动量大的人,肠道蠕动加快,不利于粪便的停滞,保障了肠道畅通。
6、不要忍便
食物进入口腔,经消化、代谢后的残渣,应当在8~12小时内排出,如果粪便在肠道的停留时间过长,粪便中的有毒物质及水分就会被肠壁吸收,使毒素随着血液输送到其他各器官组织。而缺乏水分的粪便太干硬,更难以排出,极易发生便秘。
北方基因是全国健康管理中心知名品牌,集营养功能食品研发、健康管理服务、智能穿戴设备研发、职业职能化教育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我们持续关注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