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泰博吉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站首页
公司介绍
企业资讯
产品中心
核心业务
公司活动
常见问答
栏目导航
大健康
小分子肽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经销商信用监管
联系我们
公 司:北京泰博吉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 话:010-53398919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永翔北路航空材料园A区628号楼三层
大健康
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资讯
>
大健康
>
大健康分享:7种常用的拔罐手法是什么?
时间:2020-04-04 20:41 作者:大健康 来源:北方基因 点击:次
单罐法
即只拔一个罐具,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压痛点的疾病,可按病变或压痛范围的大小,选择适当口径的罐具。如胃脘痛,可在中脘穴拔罐。一些轻度的全身性疾病,也可选一个关键穴位拔罐,如感冒初期,只在大椎穴处拔罐即可。
多罐法
即拔两个以上的罐具,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可按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吸拔数罐。若某一肌束劳损,可按肌束的体表位置成行排列吸拔数罐,又称排罐法。一般的全身性疾病和脏腑疾病,均可根据病情的需要选择4~10个穴位拔罐。
在使用多罐时,吸拔的罐子不宜过密,以免相互牵拉,引起疼痛,同时相互排挤,不易拔牢。但是,也不能过稀,以免影响疗效。
留罐法
又称坐罐法,即拔罐后将罐留置一定时间,一般留置15~20分钟。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薄处,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起疱损伤皮肤。此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闪罐法
适应于肌肉比较松弛,吸拔不紧或留罐有困难处,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其操作方法是:将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度。需注意闪罐大多采用火罐法,所用的罐不宜过大。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儿及年轻女性的面部。
走罐法
又名推罐法、飞罐法,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等处。需选口径较大的罐,罐口要求平滑较厚实,先在罐口涂一些润滑油脂或在施术皮肤上涂以润滑油脂,将罐吸拔好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前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或循经,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用于调节机体功能,疏通经络,泄热等。此疗法要求局部皮肤完整无破损。
在应用走罐法时,不能用在骨突出处或小关节处以及皮肤有皱襞、细嫩之处,以免损伤皮肤,或使吸拔的罐子漏气脱落。
血罐法(刺络拔罐)
先用三棱针或陶瓷片、粗毫针、小眉刀、皮肤针、滚刺筒等,按病变部位的大小和出血量要求,刺破小血管,然后拔以火罐,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这样可以加强刺血法的疗效。此法应用较广泛,多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痤疮、皮肤瘙痒症、坐骨神经痛等。
应用刺络拔罐时,要掌握针刺的深浅、出血的多少。一定要按病情而定,如果是实热症,则可深刺,并多出点血,即所谓泻法;如果是虚寒症,则宜浅刺,少出点血,这为补法。另外,不可在大血管上行刺血拔罐法,以免造成出血过多。
针罐法
先在选定的穴位上施行针刺,待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或按病情需要施以补泻手法后,将针留在原处,再以针刺处为中心,拔上火罐。如再与药罐结合,称为“针药罐”。此法能起到拔罐与针刺的双重作用,多用于治疗各种深处慢性、疼痛性、寒性病症,如肩背痛、肌筋膜炎、风湿、类风湿等。
应用针罐时,一定要找准穴位,先行针刺,待“得气”后,再扣罩上罐子,在扣罩罐子时,决不能撞压针,以免针刺过深,造成不应有的损伤。尤其在胸、背部,针刺更不能过深。
北方基因
是全国健康管理中心知名品牌,集营养功能食品研发、
大健康管理服务
、智能穿戴设备研发、职业职能化教育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我们持续关注大健康。
上一篇:
大健康分享:拔罐有用吗,有哪3种流行的拔罐疗法?
下一篇:
大健康分享:如何正确拔罐,教你9个操作步骤
相关推荐
·
行气补气找粥膳
·
食物越细碎越补气血
·
北方基因告诉你气血两虚时该怎么补?
·
补气血的小方法有哪些?
·
补气血要规避误区
·
女性产后气虚的调理方案
·
气足,才能百病不生
·
酸枣粥可以抑制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