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这样的苦恼吗?虽然自己每天早晚不缺的坚持锻炼、戒掉刷手机的爱好早早催眠,兴致满满的搭配一日三餐,但身体还是虚弱啊,钙还是照样缺着,怎么补都白搭!……
你过来,我只悄悄和你说:“其实你在烹调方式、储存方式、生活习惯上有一些误区,惯养了一群张嘴吃饭,卧倒就睡的小偷,不知不觉中,它们拿走了你的营养,让你缺钙。如果不通缉它们,即使补再多你也缺钙。时间久了,你体内的营养素就要被他们偷光啦!”
偷走维生素B、钙质、叶绿素
1、腌肉加碱
很多人喜欢用小苏打、食碱甚至火碱来腌制肉类,虽在肉变嫩了,但肉类中大量的B族维生素基本死伤差不多了。
2、加盐过早
做菜时,如果早早的撒盐,会使蔬菜中的汁液流出过多,导致营养素损失。肉类菜肴如果放盐过早的话,会让蛋白质过早凝固,不但难消化,口味也变差。而且吃盐多了,尿液里流失掉的钙质就会成倍增加……
3、蔬菜加醋
如果您喜欢炒菜加醋,那么要注意啦,不要在炒绿色蔬菜时加醋,因为绿色蔬菜中有大量的叶绿素和镁,它们是结合在一起的。如果加醋,醋酸中的氢就会马上替换掉叶绿素中的镁,镁就被偷走了。镁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它在深绿色的蔬菜中含量极为丰富,是我们获取镁元素的主要来源,千万不要好心办了坏事哦!
昂贵的海鲜变废渣!?
你知道吗,冷冻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原来的食品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并不会因冷冻而失去养分;但若处理方式不当,就会把好不容易保存下来的营养素失掉。这个误区就是解冻方式。
常温解冻时所溶出的血水,其实就是宝贵的营养成分。若放置在20℃~30℃的常温下解冻时,鱼、肉组织细胞中所含的水分会一下子膨胀,把细胞膜撑破,这时细胞内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就会溶于水中流出来。
以这种方法解冻,无异于把营养精华抽出,像是吃咀嚼过后的食物残渣一样。所以,快来看看破解之招。
先切后洗,等于吃草!
您没看错,营养满满的新鲜蔬菜,如果先切后洗,那坏啦,营养素啥的全跑了,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会溶到水里,造成损失。本来是营养丰富的叶菜,瞬间变身一堆草,所以要先洗后切。
你肯定这样做过,切完土豆丝、茄子丝后直接就浸泡在水中,这样做虽能避免变色,但大量的营养素也悄悄流失了。而且,蔬菜切好后再冲洗,表面的农药残留和泥土很容易进入菜的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