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公 司:北京泰博吉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 话:010-53398919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永翔北路航空材料园A区628号楼三层

企业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生物可吸收支架等创新产品亮相长城会 心血

时间:2019-10-18 18:47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第三十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作为我国心血管领域最为重要的会议之一,据了解,本届长城会参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现场参会2.27万人,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与其中。

本届大会上同样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及技术,在这其中,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AI-ECG人工智能心电诊断系统等产品获得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

专家们表示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的临床研究结果优异,实现从“血管再通”到“血管再造”的飞跃,并谈到,支架在植入过程中,应严格选择适应症并执行PSP操作规范,相信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一定可以广泛的、安全有效的应用到临床工作当中去。

AI赋能医生 构建智能心电诊断系统

作为近年来最热门的科技话题之一,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健教授进行了精彩演讲,专家们谈到,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医疗领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过去的“人机大战”上,AI-ECG心电图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已经证明了其速度在和人类医生竞赛中有绝对优势,并且在部分心电图的判读上,准确度已经可以赶上甚至超过专业心电医生。随着“人机协同”概念的提出,AI-ECG不再是医生们的对手,而是成为医生的帮手,帮助医生处理疑难心电图分析,提高医生的心电判图能力。“人机协同”实现了目前国家倡导的“AI赋能医生”的号召,通过成熟的AI-ECG技术,使医生从基础大量重复的心电分析中解放出来,回归本职,致力于更快更好地救治患者。

担任评委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陈良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张瑞岩教授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分别进行了点评,教授们谈到,AI算法相对传统心电算法,准确率和运算速度有很大优势,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帮助医生完成诊断。AI心电的应用,特别是人机协同的模式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可在很大程度上方便基层医生的心电检查及判读工作,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投身于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通过努力填补了一项又一项空白,“中国智造”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国际认可,不少产品和技术都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医改方案和“健康中国”等政策与战略的助力,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关键一环,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科技崛起之路已经开启。

相关推荐
  • ·北京泰博吉信助推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
  • ·正气乃是“秉先天之精,合后天之力”
  • ·正气一足,有病祛病,无病强身
  • ·经常熬夜人群如何调整自己的饮食?
  • ·强身健体还要多喝一些肉粥
  • ·补中益气,就找这3款药粥
  • ·行气补气找粥膳
  • ·气虚体质饮食要清淡营养